麦当劳肯德基开发App,餐饮企业不必学!
在餐饮O2O风行之前,全球两大闻名快餐连锁公司麦当劳和肯德基早在测验互联网化的行动,跟着近来麦当劳高调宣告推出App、打造3.0餐厅,两家都正式涉足App;但品途认为自建App于其而言只是对品牌的延伸,也是对移动互联网的一种测验,但效果远没有官方宣扬的那么神乎,餐饮公司大可不必学。
据品途网知道,麦当劳在线上的测验包含入驻ebaytaobao、团购、与PayPal付出宝协作推移动付出等,近来刚在美国开端推出测验版App McD Ordering(麦当劳订餐),该测验当前仅限于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的22家分店。而肯德基测验过推免费Wifi、移动付出,2013年1月发布榜首版肯德基App,并于2103年4月在英国试运行过一款苹果App Fast Track。
两家不具代表性
1、门店散布广,截止本年4月,麦当劳在我国分店数已打破2000家;到本年2月肯德基在国内的店面已超越4600家。每个门店按一天1000人次花费频率,一个月就破亿次花费记载。
2、极端标准化,国内餐饮公司大多难以望麦当劳、肯德基之项背,要害在于其标准化效劳,包含口味和流程上的;这也得益于他们后台体系的搭建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3、用户群广泛,标准化、老少皆宜的口味(我国的正餐因地域、人群而区别大),快餐亲民的价格(群众花费)和随处可见的门店是支撑其具有巨大用户集体的基石。
做独立App效益不大
麦当劳成立于1954年,肯德基创建于1952年,对比漫长的前史沉淀和两家在餐饮行业的影响力,两家触摸互联网的时刻较短且知道较浅,尽管他们已有满足的优势(以上3点),但综合看来自建App的效益并没有闪现。
品途网经过App Store 及其他途径获悉,肯德基App(含宅急送)当前供给的功用包含:检查各时段不相同菜品、查找邻近肯德基分店并可共享给好友、肯德基电子版优惠券、在线外卖、二维码扫描(到店快取)等。麦当劳App的突出功用是它与花费者的信用卡或借记卡衔接,扫描店里显现的二维码时即可完成自动进行收费。麦当劳还有一款名为McD App的应用程序,首要供给优惠券和花费积分效劳。
单纯从功用介绍上看,App处理的中心需要是啥?
1,提早订餐处理排队疑问?订餐的需要有两种:外卖和订座,削减排队时刻只是一个很小的需要;而一般来说,除高峰期外用户从点餐到用餐的均匀排队时刻不超越15分钟。假如是外卖,用户完全能够直接在肯德基官网预定或许打电话预定;假如是订座,App暂时还不能实时检查客流,当然吃快餐要订座显得很另类,它更适合中高端餐厅。所以想用App招引用户订餐不现实,即便有快速通道处理排队疑问对用户效果不大。
2,App能够随时随地翻开?看起来是这样,假如用户不在电脑前或许不想打电话,那么用App或许还不错。但现实是: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你走在路上俄然想吃薯条炸鸡,你是会翻开手机—找到App(在已装置的前提下)点餐还是会直接在邻近走几百米到肯德基的店面?
3,用优惠券招引用户?不止线上的优惠无处不在地,线下也在随处散发着广告单、优惠券,假如不是方针人群,这些优惠对他们没用。是,排除那些不吃洋快餐的人,用户会只是由于优惠而挑选吃肯德基、麦当劳么,优惠只能变成附加理由但很难变成用户挑选的动力。再者其定价本身较低,优惠幅度不会很大。要是想用App上的优惠券粘住用户,那也难。(下文还会有剖析)
App运营本钱太高
1,开发本钱,一家餐厅兴师动众地去开发App明显不现实且得不偿失,多数的挑选是外包。此外App还需要更新迭代,关于不懂互联网的麦当劳肯德基,每一次版别更新都需要他们去供给功用需要,第三方公司才能够施行,这个进程是继续且较长,要害对他们来说是很艰难的。据品途网调查,从2013年1月肯德基发布的榜首个IOS版别到现在,一年半的时刻内App只更新到了版别1.0.7,这或许阐明他们的不行注重或力不从心。
2,用户装置本钱高,首要软件它本身不是一种商品而更像效劳,用户装置肯德基App不是由于能够像在肯德基柜台前相同买到薯条,本质上它需要处理的是给用户带来啥便当,处理哪些对比火急的需要。不然,在我国想要说服普通用户装置一个占空间对他们而言用途不大的App那是不大可能的。
3,用户粘性怎样处理,即便说用户装置了这个App,那翻开率呢?我国人一周均匀吃快餐的次数大概是2~4次,假如不吃的时分用户会翻开吗?现在微信的翻开频率以小时核算,用户的时刻也被各种层出不穷、别致好玩的App抢占着,在无法确保翻开的前提下怎样寻求活泼率、转化率?肯德基没有社区功用,就算有还需要运营,这个疑问太难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关于国内餐饮商家来说,榜首尚且无法与麦当劳、肯德基站在同一个实力量级上,第二开发运营App的本钱太高难以担负,第三肯德基做App更多是一种对品牌的延伸,最少就当前看来其实质含义不大;因此要做独立App是不可取的,在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没有较多知道下就贸然测验也是不恰当的,总归要根据本身的定位和优势做好计划,而不是盲目跟风学习。